不弹钢琴干点啥

        朋友圈有1000多位家长,目测十个娃里有七八个在学钢琴或者大小提琴,不论人在中国还是英美。聪明如我自然不会去跟家长辩论学乐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那是极其危险的事情。换个角度,如果不让娃学乐器,你会让娃干点啥。
       我们都知道一万小时定律。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1.1415525年),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说白了就是,你在这个领域投入的时间多,那你自然做得比别人好。这体现在学习的方方面面。最明显的就是阅读,一个五六岁的小娃如果展现了对阅读的兴趣,家长抓住这个时机进行引导,让孩子爱上阅读,爱阅读的孩子基本上就会手不离书,甚至吃饭上厕所也会带着书。他读的时间比别人长,他的词汇量自然比别人丰富,写作这些都会水涨船高;数学亦然,华人在数学方面有天赋的娃不少,喜欢数学的孩子没事就爱钻研数学题,不管是自己的兴趣还是家长的要求,华人小朋友会在数学上投入大量的时间,数学拔尖也非常容易。
        在阅读和数学上投入多少的时间都不为过,因为这可能关乎着普通人将来的饭碗。但是乐器不一样,很少会有人把它当作将来的饭碗。如果不让娃学乐器,把这一万小时投到哪里,才会对他未来的人生产生最积极的帮助。
        我把这个灵魂问题先抛给了队友。队友沉思了一会说,我可能会让他尽早跟钱打交道。沃伦巴菲特是队友的偶像,队友也坚持长期价值投资并收获了丰厚的回报。所以他有这个回答我一点也不惊讶。我也很赞同。这个跟钱打交道并不是让他知道什么东西贵,什么东西便宜,而是他如何能够产生赚钱的点子,甚至是赚到钱。前段时间娃得意洋洋地回来跟我说他做的纸iPhone在学校火了,waiting list有五个人,还有人愿意出五磅买他的纸iPhone。这是靠他的创意赚钱。帮爸爸洗车,帮邻居遛狗,这是靠他的劳动力赚钱。让他多读经济类的书籍和报纸,并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他赚钱的idea,培养他的财商,这是队友贡献的一个答案。
        我的第二个答案是,搞事情。学习也好,学乐器也罢,都不是多难的事儿,因为你只需要跟你自己打交道就行了,这点事儿有点天赋再加点时间自己就全部能搞定了。这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是跟别人打交道。think creative and different,自己独立思考产生与众不同的想法,然后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并带领团队执行实现。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英国娃的数学很弱,华裔娃在这个领域一直是独孤求败笑傲江湖,埋着头一路从JMC ,AMC干到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例子我见过不少,但是很少有娃会有这种想法,数学是多么有趣啊,英国娃咋就体会不到呢,我找几个人来整个数学俱乐部吧。这里面的区别是,自己干到了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或者钢琴英皇八级都是change myself,但是整了个数学俱乐部是change things,小时候能想着change things的人将来长大了才有可能change world。

       我的第三个答案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已经够多了,花点时间在雪中送碳的技能上。我有这个想法是源于不久前看到一个华人女留学生坐在地上被别人打骂的视频,她连逃跑的意愿都没有。我们家长毕生花大量时间金钱为孩子构筑的各种荣誉桂冠和保护伞,在一个极端恶劣的情况下就会瞬间崩塌,不能给孩子带来任何帮助。所以我会让孩子学习专业的自卫技能比如拳击散打这些,不是一周一次的花拳绣腿,而是真枪实弹长期坚持的体能训练(如果他们愿意的话)。只有这样,当他们走上社会遇到危险时,才能跑得够快,或者有足够的实力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自卫和抵抗,甚至是帮助他人。身体上做好训练和准备,精神上亦是如此。

        

 

 

 

Comments are closed.

Skip to toolbar